人体解剖实验室简介
作者:姚银乐 时间:2025-04-16 点击数:
人体解剖实验室现有实验教师23人(教授1人,副教授9人,讲师12人,助教1人)和管理人员3人。实验室全体人员思想素质好,业务能力强,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,是一支传承和发展解剖人“基石精神”的实验教学团队。
人体解剖实验室占地面积9000余平方米,分为解剖实验教学实验室和人体生命科学馆两部分,分为遗体捐献、标本制作、标本陈列、实验教学、科教研究五大功能区。现有12个系统解剖实验室,7个局部解剖实验室,2个数码互动显微镜室,2个光学显微镜室,1个学术报告厅,3个尸体存放室,3个标本制作室,1个标本处理室。
一、实验教学队伍
人体解剖实验室承担着全校各院系不同专业、不同层次的《人体解剖学》《人体结构学》《组织学与胚胎学》《影像解剖学》《局部解剖学》《护理应用解剖学》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,每学年人均完成500学时的实验教学任务,实验开出率为100%。
二、解剖实验室特色
解剖实验教学实验室和人体生命科学馆以传承“仲景精神”为己任,以“圣地灵光、生命至上”为主题,秉承“厚德、恒志、精术、济世”的校训,以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,使学习者和到访者真正懂得感恩生命,敬畏生命,尊重生命,珍惜生命,关爱生命!
三、主要荣誉及教研、科研成就
1.荣誉称号 刘荣志教授荣获“感动中原教育人物”“河南省教学名师”,胡庆甫老师、裴林国老师获得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,时炳钦老师获得南阳市师德先进个人。
2.课程建设 人体解剖实验室教师参与了临床专业《局部解剖学》资源库,影像专业《影像解剖学》资源库建设。实验室老师组建团队,积极建设了《影像解剖学》精品在线课程,《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》在线开放课程,《组织学与胚胎学》课程思政在线课程。编写了《人体解剖学》《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》《人体结构学》《组织学与胚胎学》《影像解剖学》等规划教材23部。
3.科研情况 本实验室在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同时,积极进行科学研究。艾滋病影像解剖、中医微创作为本实验室重点科研方向,先后承担国家级、省部级和厅级科研项目数十项,在SCI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等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。李宏军教授、刘荣志教授所在的艾滋病研究团队,收集整理3000例以上艾滋病影像资料,接受艾滋病捐献者遗体13具用于研究,完成三维断层标本200余件的制作,并与影像学、病理学对照研究工作,活检和尸检病理组织分析1100余份,建立了标本和科研资料数据库,为国际首次建立“艾滋病影像学”奠定了解剖学与病理学基础。“艾滋病影像学与病理基础研究”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,艾滋病断层标本制作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,编写《艾滋病影像诊断学》等专著20余部,发表核心论文50余篇,填补了艾滋病影像诊断学的空白。刘荣志教授为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会理事,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会委员,河南省解剖学会理事。